六十载碧水南流 一江水血脉情深——写在东深供水工程对港供水六十周年
3月31日晚,东江水供港60周年纪念仪式在香港举办。60年来,东深供水工程已不连续地向香港供水超越300亿立方米,满意香港约80%的用水需求。这项工程处理了香港缺水之忧,有力支撑香港从传统加工制造业向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的转型,成果了“东方明珠”的昌盛盛景。
六十载碧水南流,一江水血脉情深。从“硬联通”到“心相通”,粤港赣三地正协力推进东深供水工程在粤港澳大湾区建造新时期编写交融开展新篇章。
供水超300亿立方米 “生命线分,在坐落深圳的东深供水工程调度中心的“才智大屏”上,对港供水最新水量定格在这一刻度。
这是在香港街头拍照的东江水供港60周年宣扬海报(2025年3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铎 摄
2025年4月1日,“摇动水滴展”在香港添马公园及中西区海边长廊(中环段)举办。该大型艺术设备展览是艺术家马兴文特别为庆祝东江水供港60周年而创造,通过巨细不同的水滴设备表达东江水为香港注入生命力和社会共融的文化氛围。新华社记者 陈铎 摄
1965年3月1日,通过上万名建造者日夜奋战,东深供水工程仅用一年时刻就建成通水,从此终结了香港缺水的前史。
这是东深供水工程工地上的繁忙现象(材料相片)。该工程于1964年2月20日开工,1965年3月1日举办通水仪式。新华社记者 黎枫 摄
建造之初,东深供水工程在从东莞引水进入石马河后,需求通过多级泵站将河水举高46米、翻越6座高山注入深圳水库,再通过管道输水至香港。当年技能不发达,要用血肉之躯“一锹一筐、肩挑背扛,开山劈岭、修堤筑坝”建造这样的工程,可谓是“难于登天”。
2003年6月28日,深圳供水改造工程悉数建成并完成全线向香港供水。这是当日拍照的东深供水工程广东省东莞市瑭厦镇金湖泵站。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由于多名亲人在香港而自动请缨参与东深供水工程桥头抽水站建造的莫康平回忆说,抽水站建造需求劈开半座山,其时没有机械设备,一铁锤砸下去,火星四溅,双手震得发麻。“工程很苦,但我们都在咬牙坚持。”
2025年2月27日,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三百山的护林员龚隆寿(左一)带领护林员巡护山林时通过一条小溪。这儿的溪流将和其他水源汇成东江源头。新华社记者 缜密 摄
安远县委书记杨有谷说,60年来,东江源头公民靠山不吃山,以保护好源头为己任,近20年先后封闭对环境有污染的企业160多家、拒肯定环境有损坏的出资项目340多个。
- 上一篇: 修建企业投身“百千万工程”典范发布 65个项目当选
- 下一篇: 全国典型案例!泉州、宁德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