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一些具体的贵州光伏项目案例
:大力推进毕节、六盘水、安顺、黔西南、黔南 5 个百万千瓦级大型光伏基地建设。以六盘水为例,2025 年 1 月 17 日,水城区 2025 年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陡箐镇梅子关村举行,其中贵州能源水城百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二期光伏项目开工,计划 2025 年 8 月全容量并网发电 。该项目交流侧容量为 780MW,直流侧容量为 1060.09MWp,包含水城区陡箐梅子关一期农业光伏电站、水城区猴场补那一期农业光伏电站等多个子项目 。水城煤电化一体化有限公司煤 — 焦 — 化 — 电循环经济基地项目,以 264 万千瓦新能源项目作为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期杨梅龙井 10 万千瓦光伏项目已并网发电,106 万千瓦光伏项目已开工建设,二期 100 万千瓦光伏项目前期手续也在积极地推进中。
:这些大型光伏基地建成后,将极大提升贵州光伏发电的总体规模,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促进当地能源结构优化,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加快乌江、北盘江、南盘江、清水江流域 4 个水风光一体化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综合基地,以及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一体化项目建设。利用水域周边的开阔地形和丰富的风能、太阳能资源,实现水能、风能、太阳能的协同开发,提高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目前虽暂无已建成的典型案例,但从规划和发展的新趋势来看,未来将充分的发挥贵州水域资源优势,构建多能互补的能源供应体系。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注重不同能源发电技术之间的协同配合,以及储能技术的应用,通过智能化的能源管理系统,实现多种能源的优化调度,解决光伏发电间歇性和波动性问题,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积极推进开阳县等 13 个县(市、区)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通过政府引导、公司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充分的利用城镇和乡村居民屋顶、公共建筑屋顶等资源,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设施。目前部分试点地区已开始前期的资源勘查和项目规划工作,后续将逐步进入建设实施阶段。
:根据《贵州省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到 2025 年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 50% 。这将逐步推动分布式光伏在建筑领域的广泛应用,实现光伏发电与建筑的有机结合,在满足建筑自身用电需求的同时,多余电量还可上网销售,增加收益。
:大力发展农光互补模式,如贵州华电大方果瓦 100MW 和重山 50MW 农业光伏发电项目,已于 2024 年 7 月 18 日开工,计划 2025 年 4 月底首次并网,2025 年 12 月底全容量并网。还有贵州华电大方眉井 150MW 和甘棠 100MW 农光互补项目,于 2024 年 6 月 25 日开工,甘棠项目规划装机容量 10 万千瓦,占用土地 2925 亩;眉井项目装机容量 15 万千瓦,占地面积 4494 亩,两大项目共同建设一座 220kV 升压站,接入洪家渡水电站送出,线 公里。项目采用农光互补模式,支架底端高度不低于 1.8 米,确保光伏发电与农业生产和谐共生,预计 2024 年 12 月底正式并网,2025 年 7 月底实现全容量并网,年发电量约 2.5 亿度,产值预计超 8500 万元 。在农业种植区域上方架设光伏板,下方接着来进行农作物种植,实现光伏发电与农业生产的双重收益,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探索 “光伏 + 渔业”“光伏 + 生态治理” 等多种融合模式。在鱼塘上方建设光伏电站,实现水上发电、水下养鱼;在矿山废弃地、石漠化区域等开展光伏项目,利用光伏发电促进生态修复,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目前在部分地区已有小规模的 “光伏 + 渔业” 试点项目开展前期工作,通过在鱼塘上方铺设光伏板,既利用了水面空间发电,又能为鱼塘遮阳,减少水分蒸发和藻类生长,为后续大规模推广积累经验 。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海拔较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日照时间长,太阳能资源丰富。特别是在毕节、六盘水等地区,晴天日数较多,光照条件优越,为大规模光伏发电提供了良好的自然基础。
:政府格外的重视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光伏产业的政策。在项目审批、土地供应、补贴政策、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例如,通过简化项目审批流程,缩短项目建设周期;在补贴政策上,从直接补贴逐步转向鼓励技术创新和市场机制建设;税收优惠方面,减免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经过多年发展,贵州已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光伏产业基础。在光伏组件制造、系统集成、工程建设与运维服务等环节,都有相关企业布局。产业上下游之间的协作逐渐紧密,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聚效应,有利于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提高产业竞争力。
:随着国家 “双碳” 目标的推进,国内对清洁能源的需求持续增长。贵州作为南方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市场广阔,不但可以满足本省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还可将多余的清洁电力输送到周边省份,拓展市场空间。
:贵州多山地、丘陵,拥有大量的荒山、荒坡等未利用土地,这些土地地势开阔,且不涉及基本农田,为建设大型光伏电站提供了充足的土地资源,可大大降低土地获取成本和建设难度。同时,丰富的水域资源也为水风光一体化项目的开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 上一篇: 陈伟奇律师|挂靠的实际施工人不可突破合同相对性
- 下一篇: 211个典型的消防、安全出产事例